本书从区域优势理论与区域产业理论的双重视角出发,尝试构建了“以产业与市场成长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分析框架。针对资源丰富的内陆地区包括西北民族地区为什么会出现所谓的“富饶的贫困”,为什么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政策倾斜逐渐弱化的背景下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仍然持续扩大,资源优势不能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等问题,提出了市场利用能力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根本原因的假说,揭示了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众多特殊性。在对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新型工业化路径、模式以及产业政策体系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结合本书的研究框架,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进一步提炼、升华区域优势理论;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分析路径,根据产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对区域产业理论进行创新;对书中所提出的假说进一步完善,并通过计量研究对中国区域差距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细化加快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民族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从区域视角、产业视角、发展视角、民族视角对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进行有机而深入的研究。
第一章 区域优势理论综述
优势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在经济学说的演化过程中,先后形成了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以及竞争优势理论,由此形成了经济学说中的区域优势理论体系。其中,前者又具体包括绝对比较优势理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学说、国际贸易新理论等。但对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内在关系的研究,在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始终占有非常基础而重要的地位。经济管理类电子书pdf下载《双重视角下的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的作者滕堂伟和人民出版社为本书的写作出版都付出了很多汗水。经济管理类书籍免费在线阅读,《双重视角下的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免费在线阅读。本书属区域经济学博士文库。区域优势理论是本书研究西北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之一。
一、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产业分工
从经济学说演化的历程可以看出,经济学从萌芽到现代经济学的正式形成,学者们对经济增长、国民财富增加原因的探究,基本上是从产业的角度出发的。如重商主义对对外贸易以及顺差的唯一肯定,重农主义把农业一土地生产物视为各国收人及财富的唯一来源或主要来源等。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学说为西欧相应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财富增加,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为经济学的正式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这些理论身的局限性与时代的变迁,其消极影响也越来越突出。现代经济学的诞生,对经济增长、国家财富增加的研究开始趋于科学与理性,视野更加开阔。区域优势理论对分工、贸易以及经济增长战略等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规范阐述和实证探究,对经济学的发展演化产生了基础性推动作用。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提出的“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命题,开创了经济学界对分工问题研究的先河。分工是产业形成的基础,分工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成为产业发展、产业分化的本原性力量。在斯密看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所产生的不断深化的分工,带来了效率的提高,促进了原有产业的发展与新型产业的兴起,共同推动着经济的不断增长。那么,区域之间,按照什么样的原则进行合理分工,进而形成双赢的区域产业结构,实现共同经济增长呢?对于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不同的经济学家作出了不同的但又一脉相承的理论解说,形成了丰富的优势理论库。本站的pdf电子书《双重视角下的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主要是由网络收集整理来的,最终著作权仍归属于原书的作者滕堂伟和出版商。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多多支持我们的图书出版事业,让辛苦写书的作者得到应有的回报。在此也要感谢人民出版社,感谢出版社为《双重视角下的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的出版所做的工作。本站只提供图书的试读版,同时欢迎更多的爱好读书的朋友来电子书下载网来分享更多好看的pdf电子书,免费下载您所需要的电子书籍。最后衷心感谢您下载《双重视角下的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pdf版免费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