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格式电子书下载:《和?传奇人生的成功与失败》(pdf,txt格式),本书的作者是王辉,盛珂 著,于2008 年9月,由京华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少年砥身励志之法 1.少年坎坷,却能砥砺心志 自古以来,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关键在于:当他身处逆境的时候,他能理智地支配自己,面对生活的危机和困境,他不是心灰意冷,也不会一蹶不振,更不能精神崩溃,他要学会主宰自己命运的哲学,面对生活的严峻考验,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开拓一条人生的道路,以坚实的努力,逐步实现人生的理想。 现在的人们往往认为,一个人只要有文凭,有学问,在某一领域有一定成就,这个人就是成功的,事实并非如此。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更重要的标准是看他是否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无论遇到什么逆境,都能理智地控制自己,逐步向人生的目标迈进,而不是随波逐流。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无论遇到了什么艰难,都会把困境变成砥砺心志的磨石,把困境变成自己发展的动力。 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的一生中,难免要经历诸多的风雨,许多人会在厄运来临的时候,经受不起,在凄风苦雨中消沉下去,毁了自己;而且,身处安逸,一帆风顺,也会让人变得不思进取,目光短浅,自断前程。大凡有志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必须要经受住磨难的考验才行。 和?的幼年,涉世未深,就不得不面对生命中的第一次巨大的考验。 和?原名善保,字致斋,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甲喇”为满语,汉译为“世”、“代”等意,是八旗组织中的第二级。八旗规制,五屯录编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旗,他的五世祖牙哈纳巴图鲁,屡立战功,为后世子孙挣得了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其父为常保,承袭世职。由于常保堂叔啊哈顿色在跟随康熙皇帝出征准噶尔时英勇阵亡,所以常保被特赐为一等云骑尉。到乾隆之时。常保出任福建都统。所以,和?出身并不是太卑微,乃是将门之后,原本有可靠的保证,可以令他过上悠闲、舒适的生活。也许这样就没有成为大清王朝乾隆帝的最大宠臣和宰相的和?了。然而,还在和?年少之时,家中就陡发变故,将他一下推到了人生的危境之中。 和?三岁丧母,还在幼年时期就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大不幸。 和?的父亲常保,史书上对他的生平记述不多,仅可以知道他为人中正平和,做官清正廉明。因身为福建都统,所以很少留在京城。多年戍守在外,无暇照顾和?及其弟弟和琳。继母对待他们兄弟苛刻暴戾,根本无温情可言,和?兄弟每日在继母的白眼中过活,甚是凄苦。所以,和?是在既缺父爱,也无母爱的环境中长大的。 也许正是这样的环境,使得和?小小年纪即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兄弟二人刻苦攻读,和?几岁时(乾隆二十四年)与和琳一起双双以优异成绩被选入咸安宫官学。 成安官官学是当时京城最好的学校,要进入该所学校,必须是八旗子弟中长相俊秀者及内务府子弟,同时学业要十分优异,每年只选八十名左右的学生入学(八旗中每旗选十名),而且坚持宁缺毋滥。学校设管理大臣、协理事务大臣,另有满汉总裁。总裁须是翰林,教师也多是翰林,极少数不是翰林的,也必是享有盛名的饱学之士通过考核后方可担任。学校不仅开设一般的经、史、子、集课,而且还开设满、汉、蒙、藏等多种语言课,同时教授骑射、习用火器。可以说,咸安宫官学是培养文武全才的贵族学校。 咸安官官学不收学费,但日常生活费用需要自己打理。凭着父亲常保的薪俸,和?与和琳倒也不必为读书之外的事情操心。 但上天似乎故意与和?作对,在和?刚刚进入咸安官官学不到一年,也就是在和?十岁时(乾隆二十五年),父亲常保在福建任上突然病逝。和?遭遇了人生的又一次沉重打击。 常保为官清廉,和?的家中很少有额外的收入,全凭常保一人的薪俸过活,常保的病逝使全家人惟一的生活来源骤然断绝,和?的生活立刻窘迫起来,以至于支付不起自己和弟弟上学的生活费用。 和?为了凑足生活费用,小小年纪便不得不四处告贷。 换做别人,这样的生活也许早就令稚嫩的双肩不堪重负,消沉落寞了,然而对于和?,这些只是更加激发了他奋发向上的勇气。经历过幼年的这一切坎坷,和?锻炼出了极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逐渐变得顽强坚韧,就像一株幼苗,人世的风雨没能阻断他的生长,反而令他更加强壮,充满了无尽的生机。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奥里森・马登说过:大部分成功者最初都是穷苦的孩子。……伟大人物无一不是经由苦难而造就的。我们暂且不论和?最终是否是一个成功者,他在幼年时期所遭受的磨难,无疑对他能够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生命中的忧患绝非仅是不幸,它也是一个人成功必须经历的锻炼,中国古代的哲人孟子曾说过:人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才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变卖家产,也要上学. 我们现在无从考证小小年纪的和?从哪里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也许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训,也许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实用哲学的作用,也许是和?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中下级官宦之家的八旗子弟(并且是孤儿)的唯一出路,就在于刻苦攻读,以求科举的金榜题名。和?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咸安宫官学的学业继续下去。 和?为了筹措生活费用只得强压住心头的羞愧,四处举贷。在家人刘全的陪伴下,向父亲生前的故友去借钱。俗话说:“人走茶凉”,常保生前的故友,在他在世时,常来常往,亲热非常,及至常保病逝,所有的交情在一夜间就荡然无存了。和?家中早已是门庭冷落车马稀,再无一人上门探望。和?原本指望他们能看在与父亲相交多年的份上,绝不会见死不救,于是满怀希望地登门造访,谁知迎接他的不是冷冰冰的闭门羹,就是恶狠狠的猛犬。一次次的乞求,换来的只是无情的嘲弄与奚落,和?小小年纪就要学习在冷眼与屈辱中生活。 在向自己的亲戚以及父亲的故旧告贷无门的情况下,和?只得去向管理自己家十五顷官封地的赖五去讨要。 赖五本是常保的部下,是常保非常信任之人,因此,常保将自己家的官封地交给赖五管理。由于常保常年在外,赖五向和?家所交租银很少,常保也不逼问。常保死后,赖五交给和?家的租银就更少了。 赖五也许是觉得和?年幼可欺,非但不给租银,反而将和?赶了出来。 和?无奈,将赖五一纸告到保定府,结果保定知府不但不主持公道,反将和?一顿痛斥。 为了能够活下去,为了能够继续自己在咸安宫官学的学业,和?当机立断――卖地。 和?忍受屈辱,作出卖地的决定时,才仅有十三岁。 和?的决定是正确的,靠着卖地所得的银两,他与和琳在咸安宫官学的学业才不至于中断。在这里,和?受到了传统文化与军事的最好的教育,这成为他日后为官能充分施展才能的基础。 曲意逢迎、阿谀谄媚自然是和?后来少不了的法宝,但是,倘若没有真才实学的积淀,他也不能在以后博得乾隆的信任,将国家大权玩弄于股掌之中。 机会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和?在咸安宫官学里刻苦攻读为他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等待机会的来临了,只要有机会,和?是无论如何不会放过的。 3.天降大运,必先苦其心志 中国古代的哲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西方的哲人说:伟大来源于苦难。 吃苦可以磨练人们的意志。任何人每天都有难题需要处理,在处理各种难题的过程中,人们的意志得到磨练,水平得到提高。大体说来,那些成功的人就是一旦遇到艰难困苦就千方百计迅速应付的人。这种不畏艰险,到头来是达到心神泰然的最好方法。在生活中,一旦我们能正视困难,就可能发现困难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可克服。 和?三岁丧母,十岁丧父,不得不独自面对人生的磨难。也许正是这些在少年时期所经受的磨难激发了他奋发向上的潜力。 和?少年勤奋,苦读诗书,不仅熟读《四书》、《五经》、诗词佳作,还熟练掌握了满文、汉文、蒙文、藏文,相当于现代攻读与掌握了三门外语;当时,许多八旗子弟连满文都无法熟练。他还练就了堪称一流的书法与绘画,其中他所经受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 和?每天都在捕捉朝中每一信息,推演其中蕴涵道理。 和?除成安官学的各个学科外,自己又加了两科:搜集乾隆的诗作文章,刻苦模仿乾隆的字体,对乾隆的御制诗文无不熟记于心,终日揣摩皇帝的内心世界。当时名满天下的袁枚就曾称赞和?兄弟说:“少小闻诗礼,通候及冠军。弯弓朱雁落,健笔李摩云。”在他笔下,和?俨然是一个文武全才的人。 4.成功之人必有强烈的欲望 大凡成功之人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古罗马的大哲学家奥古斯丁说过:“信仰是去相信我们所未见到的,而这种信仰的回报,是看见我们所相信的。” 从小处讲,信念是一个人所追求的目标,而目标是任何行动的前提。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浮萍漂浮在水面,很难把自己的力量和智慧集中到一点上,因此,也就不能创造辉煌的人生。从大处讲,信念是能使一个人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限的使命感,有了这种感觉,就会感到自己的奋斗充满意义,就能够坦然地面对挫折,能够忍受得住日复一日的简单而重复的劳动。 孔子曾经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志向对人生的重大作用。没有志向的人生,就像是万顷波涛中的一叶孤舟,四顾茫然,无所适从,常常会在对日常事务的应接不暇中迷失自己,终究落得一事无成。而高远、明确的目标,加上矢志不渝的努力,则会引导人成就一番大事业。尤其是人在少年之时,能否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更是决定了将来的生命轨迹。孔子就是在“十五而去于学”之后,用功不辍,“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经其一生向着自己的理想努力,才成为受百代景仰的圣人。 和?能够在窘迫、贫寒的家境中脱颖而出,以至于权倾朝野,富可敌国,与他很早就立下志向是分不开的。 和?在少年时期所经历的苦难、所遭受的歧视与侮辱没有使他就此消沉下去,反而激起了他出人头地的强烈欲望。 咸安宫官学是京城最好的学校,也是官僚大臣子弟聚集的学校,入读的大多是家境殷实的八旗子弟或是内务府子弟。这些人倚仗着父祖的富有和权力,宝马轻裘、骄横拔扈。贫寒好学的和?兄弟,虽然天资聪颖,才智过人,却屡屡遭人歧视、侮辱。 有一次,一位大员的儿子写了一首嘲讽老师的诗,却说是和?作的。恼羞成怒的教师不容和?分辩就抄起戒尺一通乱打。和?知道,像这样的教师只敢在他这等学生身上发泄怒火,却无论如何不敢招惹大员的儿子。戒尺打在和?的身上,也打在了他的心上,更加激发了他一定要出人头地的愿望。 和?从自己四处告贷的经历中,从赖五、保定知府和这名教师对自己的侮辱中深深地体会到,在这样的社会中,最重要的就是权力和金钱。只有拥有这两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才能尽情地享受人生,才能让那些势利的人们屈从奉承自己。 从此,权力和金钱就成了和?生命中最重要的目标。为了得到权力,他刻苦攻读,处心积虑,想尽一切办法去接近皇帝,不惜一切地阿谀奉承,曲意逢迎,讨得了乾隆的欢心,以罕见的速度一路攀升,终于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他几乎掌握过大清王朝所有有实权的职位,国家的人事权、财权、军权、文化教育大权、民族事务及外交大权都直接控制在他的手中,以致于朝鲜使者和英国使者都把他当成二皇帝。 对于金钱,和?更是显示出了绝无仅有的贪婪,他对金钱的执着几乎是变态的。他被嘉庆帝查抄时的财产,据野史传说相当于他执政二十年间整个大清帝国财政收入总和的一半还要多;据史学家考证,也相当于乾隆朝廷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强,堪称当时的世界首富。 纵观和?的一生,他从未对自己少年时立下的志向有过一丝一毫的动摇,也可以说得上是矢志不渝了。这也许是人对权力和金钱的追求因为欲望的驱使更容易持守,但和?为实现目标而作的种种努力与忍耐、付出的种种艰辛,对我们或许也不无教益。 5.飞黄腾达前的艰苦准备 一个人一生一世都在学习之中。当你身陷烦恼困苦的时候,你应该反躬自问:“这究竟会给我什么启示?”当你身处顺境、成绩斐然的时候,你也应问自己一句:“为什么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许多人的成熟和人生的成功就在于他学会了总结经验。因此,爱默生在一篇随笔中写道:“失意的时刻有其科学价值,它是善学者所不愿错过的学习良机。” 也许是和?命运多舛的少年经历,使他有了比别人更多的学习机会,他自身的聪明,又使他比别人更多地总结人生的经验。这使他较早地洞悉了身处其中的社会的真面目,他认识到:一个人如果想要在实际的人生中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是退居到世界的某一个角落“独善其身”,就必须接受社会的游戏规则。这就好像对弈,只有按规则出招的人,才有可能赢得胜利,否则,只会被人踢出局。 这恰恰是中国传统的文人修养中缺少的一环。奉经典为圭臬的文人们,在受教育的时候大多生活在先贤们构建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国度中,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可以把书中的理想付诸实践,可以“致君尧舜上”。等到他们真正踏入仕途,冷酷的现实立刻会把他们的梦幻击得粉碎。所以,中国的文人们普遍地缺乏一种从政的弹性与韧性,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历史的回廊总是被文人们的叹息充满的原因。 和?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感觉到了儒家传统的这种软弱。如果他曾经在官学中读过《韩非子》的话,他一定会被其中直面现实的语句打动,会心地一笑,虽然这笑容中会包含着几分不可示人的东西。 咸安宫官学里的同窗都是些骄横跋扈的八旗子弟,和?在他们中间感受不到半点温情。他明白,他们毕竟还没有针锋相对的利益冲突,他将要步入的仕途,只会比官学中更加黑暗、凶险。于是,他有意地在他们中间训练自己的涵养和忍耐。对无端的欺侮和挑衅视而不见,喜怒也渐渐不形于色,脸上始终保持着温和的表情,没有人知道他的温和下面究竟在想些什么。和?是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美男子,他性格机敏,头脑聪慧,二十七岁时,官职已至军机大臣,掌管国家内政外交,赢得了乾隆皇帝的绝对宠信,成为把握大清王朝所有实权的重要人物。 和?之所以能得乾隆帝独宠,二十年如一日,自有许多过人之处。他非但不是不学无术、无才无能的弄臣,而是一个聪明过人、年轻有为的能人。 和?的谜一样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数不清的传奇和疑问。电子书下载网资源库中的电子书《和?传奇人生的成功与失败》由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书著作权归属于王辉,盛珂 著。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尽量支持我们的正版纸质图书,让好书得到应有的经济回报,促进图书出版事业的进步。同时也要感谢京华出版社,感谢它为这本书的出版所做的一切。同时也欢迎更多的读者来电子书下载网来分享更多的优质pdf电子书,免费下载txt电子书。最后,感谢您下载《和?传奇人生的成功与失败》。
文档下载或充值问题请联系:QQ 3560203073
个人权益问题请联系:QQ 3560203073
合作咨询:QQ 3560203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