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希望从国内外比较的角度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并尝试提出一些新的解决思路。对于中国所存在的社会问题的基本看法以及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经验”,本书作者所持的基本认识如下:
一、我们认为当今中国集中凸显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虽然大部分是由经济因素引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但问题的范围和性质已经远远超越经济领域,具有不同于经济问题的全新特点。但在社会转型期,传统的东西丢了,而新的适应现代文明社会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且公众对这些规范的权威性还缺乏认同。
二、不能仅仅用经济手段,也不能用单一加强政府控制的传统思路去应对各种问题。
三、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各类社会问题并尽快使中国社会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需要真正下决心进行“理论创新”和转变思路:在建立“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下,在维护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把社会改革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从中央到地方把追求“社会和谐与民主”作为政策的阶段性主要目标,对于涉及社会问题的政府机构职能以及有关的政策方针作出相应的改革。
四、认识和应对社会问题,既要考虑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又要把它放在全人类文明发展史里来考察和思考。现阶段不能再囿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而应参考和借鉴外部的经验和教训,其中,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东亚经验”尤其值得参照。世界最差的游客是法国人,而印度人和中国人分别排在倒数第二位和倒数第三位。
直至今日,关于“国民素质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已经一次又一次地展开。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以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尊严,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它既不是因为经济改革本身出了差错,也不等同于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任何一次社会动荡,而是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结构性变化的产物,属于社会转型期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本图书于2008年10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发行,《日本人是天生勤奋的吗: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在线免费阅读。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日本人是天生勤奋的吗: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的作者朱建荣和世界知识出版社为本书的写作出版都付出了很多汗水。
不可否认,个人的行为习惯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全球化的进程又导致我们的文化正与别的文化还存在一个彼此包容的过程。我们生活在社会里,小至家庭、社区,大至国家、世界都摆脱不了“公共”的范畴,在人际交往、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约束自我,协调他人,关怀自然,具有公德心等,应该说已具备了基本的公共意识。
在日本,人们的公共意识普遍比较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环境的现象也十分少见,大街小巷非常干净。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是跟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确实像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把日本的文化称为“耻感文化”一样,日本人有以不给别人添麻烦、不打搅别人为行为规范的传统文化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伦理道德的历史积累,中国绝不亚于任何一个国家。在日语中,“我”写成汉字的“私”字,所以在普通日本人的思想意识中,“我”是代表个人、私自之意,而我之外的“他”就是集体的、公共的象征了。而且在公共生活中不应突出个体,而是个体应该遵守既定的、普遍存在的公共领域的规定、规则,并应在“他者”面前规范和约制个体的行为习惯。因为他们认为,在“我”与不相识的“他者”的共同活动中,这些他者与我非亲非故,应以礼相待。在日本,女人不化妆出门被认为是很“失礼”的行为。
很多中国人认为中日文化“同文同种”,日本文化是借鉴了甲国文化才得以发展的,所以日本的伦理道德观念,也与中国的传统道德规范相似。其实,尽管日本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以儒学办母体的,但是像“仁、义、礼、智、信、忠、孝、勇”等传统思想传人日本时,日本人却赋予了它有本民族特色的解释。在明治维新后,日本又以“和魂洋才”的方式,积极学习和吸取西力文化,战后又引进了近代自由主义、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内谷和方法。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战后日本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崛起,稳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交椅,与国民的文化素质水平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 早在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统一了全国的学制,学制中规定的修身科是日本近代教育中首次出现的道德教育课程。社会科不是专门进行道德教育的课程,但是它是以青少年的现实社会问题为中心,涉及到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活动中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公民素质教育等内容,实际上承担了战后初期13本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德育教育的任务。新颁布的法律还明确规定了以适应社会和集团生活、学会与他人相处的礼节等为目标的学校教育的功能。
到了1958年,学校新设置了专门的道德课,这是战后日本学校德育教育课程的一个转折点。特设道德课的目的是培养尊重人的精神,造就致力于创造富有特色的文化、和平、民主、对国际社会做贡献的日本人。这次课程改革确立了道德课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成为一个独立课程的地位,从而使13本中小学课程结构由学科课程、道德课程和活动课程三大板块构成,一直沿袭至今。其中与培养公共意识有关的有“社会公德、尊敬、感谢、信赖、合作、公正公平、宽容、遵守纪律、义务、节制、爱护自然、自主自律、合理的态度、国际理解、人类和平”等项目,占了总体德育项目的一半以上。13本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概念非常明确、具体,并且贴近现实生活,与13本价值观念相符合的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学校德育课得到灌输。这次德育课程的改革考虑到中小学生道德发展的差异性,德育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小学分低、中、高三个年段分别指导学习14项、18项、22项德育内容。中学由以前的16项调整为22项。根据要领而新开设的“综合学习时间”也被纳入了正式人的关系。2006年底尊敬的木村先生去世,但该学习会一直延续了下来,并定名为“东学会”(东瀛留学者之会的意思)。本站的pdf电子书《日本人是天生勤奋的吗: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主要是由网络收集整理来的,最终著作权仍归属于原书的作者朱建荣和出版商。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多多支持我们的图书出版事业,让辛苦写书的作者得到应有的回报。在此也要感谢世界知识出版社,感谢出版社为《日本人是天生勤奋的吗: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的出版所做的工作。本站只提供图书的试读版,同时欢迎更多的爱好读书的朋友来电子书下载网来分享更多好看的pdf电子书,免费下载您所需要的电子书籍。最后衷心感谢您下载《日本人是天生勤奋的吗: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pdf版免费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