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第3版)(新世纪版)》是《新闻学概论》被教育部列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后,作者进行修订后的第3版。《新闻学概论》着重总结和阐述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即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进一步掌握新闻业务、探索新闻理论、研究新闻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系统基础知识。作者20多年来先后写过5部“新闻学概论”方面的专著和教材,《新闻学概论(第3版)(新世纪版)》是其最新研究成果的结晶。本次修订主要包括:
增补了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新媒体和媒体融合的内容;
重新改写了媒体管理和经营的两个章节;
在第七、第十三、第十六等章中增补了一些重要观点;
更新了许多案例。
《新闻学概论(第3版)(新世纪版)》适用于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宣传工作者、新闻爱好者提高新闻业务的优秀读本。
作者简介 · · · · · ·
李良荣,1946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1968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82年7月获硕士学位。著名的王中教授是他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号师。作者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专职研究员,并任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河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十所高校兼职教授。专长新闻学理论和宣传学,专注于当代中国新闻媒体和世界新闻媒体的发展与改革,著有《新闻学概论》、《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宣传学导论》、《中国报纸的理论与实践》、《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当代世界新闻事业》等专著及一批学术论文。
目录 · · · · · ·
绪 论
第一节 新闻学
第二节 新闻学和新闻工作
第三节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第四节 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第一章 新闻活动
第一节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第二节 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第三节 新闻活动的渠道
第二章 新闻
第一节 新闻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两种新闻定义
第三节 新闻本源
第四节 新闻要素
第五节 新闻类别
第三章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第一节 新闻与信息
第二节 新闻与宣传
第三节 新闻与舆论
第四章 新闻事业的产生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
第二节 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第三节 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
第四节 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
第五章 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第一节 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
第二节 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 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
第四节 读者的需要促使报纸多样化
第五节 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
第六节 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
第六章 新闻事业的性质
第一节 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
第二节 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
第三节 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
第四节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第五节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第七章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第二节 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
第三节 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
第四节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
第五节 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
第八章 大众传媒与社会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第二节 大众传媒与政治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经济
第四节 大众传媒与文化
第五节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第九章 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新闻自由的涵义
第二节 新闻自由是伟大的口号
第三节 新闻自由属于人民
第四节 新闻法规
第十章 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
第一节 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
第二节 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
第三节 新闻媒介的经营
第十一章 新闻媒介的受众
第一节 受众是新闻媒介的积极参与者
第二节 受众的特点
第三节 受众的细分
第四节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第五节 受众的权利
第十二章 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第一节 新闻真实性
第二节 新闻指导性
第三节 新闻的群众性
第四节 新闻事业的战斗性
第五节 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第十三章 新闻选择
第一节 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
第二节 新闻选择的标准
第三节 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
第十四章 新闻工作者的修养和职业道德
第一节 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附录一: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附录二:联合国国际新闻道德规约二则
第十五章 中国的新闻改革
第一节 20年的三次跨越
第二节 中国新闻媒介的走势
第十六章 新技术与新媒体
第一节 新媒介技术
第二节 网络新闻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