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的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亦为中华民族武学创始之地。达摩面壁,肇创禅宗;寺僧佐唐,弘传武学。少林寺建寺1500余年以来,历代高僧续佛慧命、薪火相传,严格保持着佛教的传承法脉,为中国佛教的律宗、禅宗奠定了基石,为佛教的中国化,为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创新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同时,少林寺还历史地形成了博大精深、个性鲜明的少林文化体系。而少林功夫文化、少林禅医文化等皆是少林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僧人们的修行,需要健康的身体做基础,“身体不行,修行也不好提高”。而修炼少林功夫,则能够强身健体。少林文化的一禅一武,一动一静,对统一身心和谐是最有效的途径。少林寺主张通过禅武修炼达到身心和谐,而人的身心和谐,也就是健康的根本。
少林寺的养生是在参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少林寺建寺之初,众僧长期静坐不动,影响了寺僧周身血液循环,造成筋络不畅,久瘀成疾。不仅影响了身体,还难以对付山林中的猛兽威胁和盗贼侵犯。于是,僧人们在学禅的同时开始习武,并充分利用嵩山丰富的药材资源,吸收民间医疗方法,不断积累用药经验,逐步形成了许多秘方。寺僧们在练武的同时,发现许多功法具有健身和医疗的双重作用,又逐步推演出了气功疗法、推拿疗法和点穴疗法。
在少林功夫成为僧人们学佛修禅的方式以后,僧人们又反过来将自己佛教徒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用以修习少林功夫,使少林功夫的内涵和品质得以提升,达到”禅武合一”的境界,使得身心协调一致,”心无所住”。而佛门医学养生理论是建立在”根(生理)——识(心理)——尘(社会环境)”三者相统一的医学模式上的,现代医学发展与之有共通之处。少林功夫正好符合这一养生模式,一方面能调整身心的协调,亦能解决内心的烦恼与魔障。所以说,习练少林功夫不仅仅能强身健体,亦具有”防病,诊病,治病”的养生价值。
最后,衷心地感谢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少林文化事业发展的仁人志士,并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支持少林文化事业,共同开创少林文化事业新局面。
本站只提供图书的试读版,同时欢迎更多的爱好读书的朋友来电子书下载网来分享更多好看的pdf电子书,免费下载您所需要的电子书籍。